失业是职场里常见的现象,大多数人都经历过,但一部分人在原单位交了社保,辞职后却没法领失业金,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
关于上述这个问题,很显然,因为你并不满足领取失业金的条件。接下来,小编给大家来普及下领取失业金的相关知识。
满足3个条件才能申请失业金
很多人不知道,并不是只要你缴纳了失业保险就能领取失业金,还要满足3个条件,包括缴费年限、失业原因。
根据失业保险条例规定,具备下列3个条件的失业人员,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:
(一)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,用人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的;
(二)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;
(三)已办理失业登记,并有求职要求的。
3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,只有全部满足3个条件,才有资格领取失业金。所以,你缴纳了失业保险却没有失业金,可能是3个原因:
1、缴费年限不足1年。
一年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是最低条件。如果你的失业保险缴费年限不满1年,可能只有半年或者几个月的时间,那么对不起,不能领取失业金。
2、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
第二个条件,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,很多人不懂什么意思,其实就是说不是你自己主动辞职的,才能领取失业金。这意味着,你失业是被辞退、开除,合同到期等客观原因。
所以,如果你是自己主动自愿辞职的,那么,也是不能领取失业金的。
3、没有办理失业登记
失业金不是自动发放的,你得去社保经办机构申请,办理失业登记,告知社保经办机构,才有失业金可以领取。
失业金有多少钱?
人社部数据显示,2016年全国人均失业保险金达到1051元。不过具体到地方上,各地失业金标准是不一样的。不过,人社部有一个通知规定,各地要逐步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至最低工资标准的90%。
失业金能领多久?
如果你满足领取失业金的条件,但是失业金也不是一直能领取的,是有时间限制的。
具体来看——
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,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;累计缴费满5年不足10年的,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;累计缴费满10年以上的,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。
还能享受什么待遇?
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,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,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,失业人员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,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