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社保纠纷案例出现,引起了广大媒体与公众的关注。从这些案例当中,一方面可以看出许多公司为了省钱而铤而走险,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广大劳动者对社保的认识程度不够。其实,没有缴纳社保,一旦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事故或被动辞职,是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。下面,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。
【法律风险】
1.劳动者没缴纳社保,在很多地区职工要买房或者小孩入学等都会受到限制;
2.劳动者的社保处于未缴、欠缴状态时,在此期间若发生工伤、医疗、失业、生育的情况下,就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;
3.劳动者自身承诺不缴社保,以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经济补偿的,法律不予支持;
4.劳动者领取社保补贴,一旦用人单位补交社保,已领补贴应当退还。
【案件回放】
2011年元月,女农民工李某与一家公司签订一份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,约定李某的月固定工资为2500元。在为李某缴纳社会保险费时,公司为节省用工成本只按当地最低的缴费基数1000元计算。2016年6月8日,李某生育一男孩。当李某去领产假生育津贴时,才知道公司降低了缴费基数,由此导致其6000元产假生育津贴损失。李某遂要求公司赔偿,因遭公司拒绝而申请仲裁。仲裁审理认为,为农民工参保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基本义务,公司违反法律义务给李某造成了损失,应当对此损失承担责任,遂判决公司赔偿李某人民币6000元。
【社保代缴机构解读】
劳动者需要了解,用人单位不缴纳或者未按照规定缴纳社保,将会承担以下法律后果:
①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,会承担巨额的滞纳金以及行政处罚;
②用人单位未缴社保要承担医疗、生育、工伤、失业等相关损失赔偿;
③用人单位不及时为劳动者参保,等到再补缴时,将会被要求按高缴费标准补缴;
④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,员工有权以未办理社会保险为由随时解除劳动合同,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。